佛教基本教義從解脫輪回為出發點,并以成佛為終極目標,有解脫道和菩薩道兩大教法。 解脫道是小乘的法門,依據四圣諦、十二緣起為核心,以遵守五戒等戒,修十善、四無量心,并以禪觀三界皆是苦、空、無常、不安穩,斷除對三界的所有執著,脫離三界輪回,證悟無漏的四果阿羅漢。 菩薩道是大乘的法門,以成佛度眾生為目的,可大歸類為二種:一、圣道自力難行的法門,以六度四攝為主,經過三大阿僧祇劫時間,累積福德智慧等波羅蜜利益眾生,證得無上圓滿的佛菩提而成佛。二、凈土他力易行的法門,以專一稱念彌陀佛名,往生彌陀凈土,即此一生解脫輪回,而在凈土成佛之后,倒駕慈航廣度眾生。 解脫道固然是以解脫為目標,菩薩道同樣是以解脫為目標。區別在于,前者是個人解脫,而后者是帶領眾生共同解脫。 解脫道要發出離心,菩薩道要發菩提心。出離心是菩提心的基礎,菩提心是菩薩行的基礎,出離心、菩提心、菩薩行又是成佛的基礎。每個環節都是層層遞進的。 所以,不論出家眾還是在家眾,如果沒有發出離心不想解脫,就談不上修行,修行根本沒有上路,甚至可以說,算不上真正的學佛人。 菩薩道在于成佛,成佛方法如前所說有二種:一、三大阿僧祇劫成佛法,即圣道自力難行的法門。二、一生成佛法,即凈土他力易行的法門。 一、修三大阿僧祇劫成佛法佛經上說:眾生從最初發心學佛到最終成佛,要攀登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等覺、妙覺共計菩薩五十二個階位。這過程中,需要經歷種種修法,難行能行,難舍能舍,難忍能忍,總耗時累計長達三大阿僧祇劫。 劫有三種:小劫、中劫、大劫。一小劫為1679萬8000年;20小劫為一中劫,即3億3596萬年;四中劫為一大劫,即13億4384萬年。 一阿僧祇是一千萬萬萬萬萬萬萬萬兆年。 第一阿僧祇劫,修四十層(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)。 第二阿僧祇劫,修七層(初地至七地)。 第三阿僧祇劫,修五層(八地至十地、等覺、妙覺) 注意,這菩薩五十二個階位,是以修行者只進不退為前提,在這漫長的時間里,可能招陰魔,可能撞魔境,或是中途退墮成阿羅漢,或是墮入七地沉空難。因此,龍樹菩薩感慨說:「至阿惟越致地者,行諸難行,久乃可得,或墮聲聞、辟支佛地,若爾者,是大衰患。行大乘者,佛如是說:發愿求佛道,重于舉三千大千世界!」 以斷見惑而言,《大涅槃經》說:「須陀。ǔ豕┧鶖酂⿶溃ㄒ娀螅,縱廣猶如四十里水(須陀洹斷見惑,如截四十里流)!勾酥^三界見惑煩惱,猶如暴流,縱廣四十里,奔流而來,欲令其截斷枯竭,何其難哉?斷見惑之難,尚且如此,何況更斷思惑、塵沙、無明? 律宗祖師弘一大師,出家后持戒精嚴,但看了比丘戒后還是自認做不到,一生退守沙彌戒。 蓮宗九祖蕅益大師三讀律藏,也由比丘戒退守至但三歸。 戒是佛法大小乘修行的基礎,此基礎祖師級的人物以自嘆不堪,何況一般人,更何況鈍根之輩。戒已不能,向上的定與慧更談不上。 再以禪宗而言,虛云老和尚是近代禪宗代表人物,一九四七年春,朱鏡宙居士問:「老和尚座下,修持有心得者究有幾人?」虛老嘆息說:「現在連找一個看門人竟不可得,遑言其他! 二、修一生成佛法。那么佛教這么多法門中,到底有沒有一個能夠輕輕松松、安安穩穩一生就能成佛的?釋迦牟尼佛走之前,有沒有給我們這樣的凡夫另辟蹊徑,留下什么簡單的成佛秘笈嗎?答案是肯定的! 八宗之祖的龍樹菩薩說:佛法中有無量的法門教人成佛,但總體來說只有兩大類:難行道和易行道。這難和易到底是怎樣的體驗呢?龍樹菩薩打了個比喻:「陸道步行則苦,水道乘船則樂!构糯S玫慕煌ǚ绞,一是陸路,二是水路。前者艱辛、緩慢、兇險。像李白說的:「行路難,行路難,多歧路,今安在?」后者輕松、快速、安全。如李白詩:「朝辭白帝彩云間,千里江陵一日還;兩岸猿聲啼不住,輕舟已過萬重山! 龍樹菩薩說:凈土法門就是這樣的易行道,凈土法門之外的法門通通屬于難行道。 所謂難行,難在自己要背負所有重擔,靠一己之力應對各種路況,所以艱辛、緩慢、兇險;難行道從頭到尾靠的是凡夫自己的力量。人是貪瞋癡的集合體,尤其是末法時代的眾生,造業兇猛,修行無力。 所謂易行,易在把自身及所背負的重量都放在船上,借物力、憑他力,所以輕松、高效、安穩。凈土法門,從頭到尾靠的都是阿彌陀佛的力量,佛以其大慈大悲、大愿大力,保證每一個念佛眾生當生就能往生,往生必然成佛。所以,通過念佛往生西方凈土成佛,有三「不必」。 凈土宗三不必:第一:不必修那些數不清的行法,只需開口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沒有任何門檻,不花錢,不費力,只要能念佛,最終都能往生。 第二:不必經歷數不清的劫數,只此一生,臨終即被佛迎接,開開心心出六道、成佛道。 第三:不必擔心中途遇到魔障,或者退墮下來,念佛的當下就得到佛光的攝取保護,從此只進不退,直至成佛。 有這三「不必」,士農工商,年老年少,智慧愚笨,忙人閑人……任何人,在不改變原有生活狀態的情況下,只要能隨緣隨力,開口念佛,都能輕松成佛哦! 念佛成佛,輕松穩當。想要快樂修行、快速成佛的人快來念佛吧! 凈土宗三信:第一:阿彌陀佛建造了極樂世界,「無有眾苦,但受諸樂」,再無生老病死,再無顛倒恐懼。這個唯一的事實,你是否確信無疑? 第二:阿彌陀佛立下莊嚴誓愿,接引一切眾生到極樂世界,快速成佛。條件是被接引者念阿彌陀佛的名號。 這個唯一的事實,你是否確信無疑? 第三:因以上事實,若我念阿彌陀佛名號,無論何時何地、何種念法,阿彌陀佛必定履行誓愿,接引我前往極樂世界。 這個唯一的事實,你是否確信無疑? 凈土宗是他力回向的法門:他因自果,他作我受就佛法來講,一般「自因自果,自作自受」,比較容易為人接受;若說「他因自果,他作我受」,那就有點難信。以世間法而言: 一、父親辛苦賺錢,供給兒女讀書就學,這是父親把自己賺的錢(果報),「回向」給兒女享用。就兒女來講就是「他因自果,他作我受」。 二、兒女辛苦賺錢,供養年老雙親生活費用,這是兒女把自身賺的錢(果報),「回向」給父母享用。就父母來講也是「他因自果,他作我受」。 三、善心人士將自己辛苦賺的錢,布施窮人,慈善機構救急救困救苦,這也是一種「回向」。就接受者來講,就是「他因自果,他作我受」。 四、諸佛菩薩廣發四弘誓愿救度眾生,也是一種「回向」。若眾生只能「自作自受」,不能他作我受,則諸佛菩薩四弘誓愿有何意義? 五、行者把自身所修功德回向給家親眷屬,或有緣無緣,同此道理。 凈土宗是他力救度的法門:譬喻一、醫生救患喻:醫生的職責就是治病救人,有重患被送到醫院,醫生只負責搶救,會去管,他是好人還是壞人,再決定要不要醫治嗎?連世間醫師都如此,何況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。 二、救生員喻:救生員在海邊游泳池待命,有人落海時即毫不遲疑前往救度,不問旁人,他是好人還是壞人,因為救度溺者是他的職責。連世間救生員都如此,何況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。 三、坐高鐵喻:從臺北坐高鐵下高雄,只要有票就可上車,不管貧富貴賤,男女老少,不管士農工商,高矮胖廋,不管美丑善惡,黃白黑種,上車以后,就是靠高鐵的運載力。不管是田徑高腳,還是跛腳持杖,都同時到達。 不必說,!我長得太胖了,要減肥,高鐵才載得動。唉!我長得不是很漂亮,要去美容一下,才能坐上高鐵。 四、乘飛機喻:①卑劣凡夫,病體微弱。②羅漢,健步如飛,一小時二十公里。③菩薩,開車,一小時二百公里。 現在,菩薩、羅漢、凡夫,齊乘彌陀飛機,所有人速度一樣,以佛速度為己速度,遠超地面速度。
|